返回顶部
中国政府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 遵义市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2022
  • 12/21
  • 10:06:53
  • 来源
  • 字体
  • 分享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更应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国家观、民族观教育,强化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加强西部各民族间的团结,加强爱国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教育内容,提升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归属感。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及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相结合,夯实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强化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成为新时期党的领导的支持者、拥护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同时,要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等,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还要挖掘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符号和形象,讲好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故事,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民族人民的心灵。

加强历史观、文化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延续性的认同教育,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了解中华民族的特点和优势,洞察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未来,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理论、形势与政策课对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设民族史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相关课程,使各民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教育,使各族人民清楚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多民族交汇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史和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伟大历史;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坚定“五个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五个认同”思想前提、情感依托和文化皈依。在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以及社会宣传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融入内容的创新研究,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无缝衔接,推动各族人民树立起正确的多元文化观,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蓝文思,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本文为高校思政课题〔JGYB202101〕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隐私说明| 网站年报

遵义红花岗区人民政府主办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运行管理:遵义市红花岗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5203020014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hhgxxzx@163.com 邮政编码:563000 电话:0851-28433259

传真:0851-28436118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尔大道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黔ICP备19013276号 52030202001026号

技术支持: 博虹科技  建议使用谷歌(谷歌、火狐、IE9+)浏览器访问